1949年,各界民主人士来到北平,准备参加新政治协商会议。对于那些到香山来的民主人士,毛泽东常至双清别墅门口迎接。
一天,毛泽东准备会见中国民主同盟领导人张澜,让李银桥“找件好些的衣服换换”。李银桥找遍了也没找到一件像样的衣服,诉苦说:“主席,咱们真是穷秀才进京赶考,一件好衣服都没有。”
毛泽东说:“历来纨绔子弟考不出好成绩,安贫者能成事,嚼得菜根百事可做,我们会考出好成绩!有补丁不要紧,整齐干净就行,张老是贤达之士,不会怪我们的。”
后来在开国大典上,毛泽东穿了一套周恩来特意让人缝制的中山装,但里面穿的仍是破了4个窟窿的毛线衣裤。
1949年9月19日,毛泽东邀请部分民主人士游天坛(人民网)
“咬得菜根,百事可做”,1913年,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的课堂笔记中记下这句至理名言,以后为救国救民奔走,历千辛万苦,涉千山万水,开创了赫赫伟业。到晚年,这位开国领袖依然穿补丁衣。而今,长征永远在路上,赶考未有穷期,秉持安贫之道、涵养安贫之风、砥砺安贫之志,尤为重要和迫切。安贫者心不贫。安于贫,不是“形若槁木心死灰”,而是立根破岩,“任尔东西南北风”,心中升腾着人生的理想、信念和准则。“千金在手,一尘不染;身无分文,心忧天下。”革命烈士方志敏在狱中写下《可爱的中国》明志抒怀,“为着阶级和民族的解放,为着党的事业的成功,我毫不稀罕那华丽的大厦,却宁愿居住在卑陋潮湿的茅棚;不稀罕美味的西餐大菜,宁愿吞噬刺口的苞粟和菜根;不稀罕舒服柔软的钢丝床,宁愿睡在猪栏狗巢似的住所……”即便身陷囹圄,他依然对革命信仰矢志不渝:“我能舍弃一切,但是不能舍弃党,舍弃阶级,舍弃革命事业。”安贫是执着,更是坚定。安贫志气豪,贫而不枉,矢志追求有心力;贫而不贱,自重自尊有骨气;贫而不怠,一如既往有毅力。安贫,彰显着共产党人的忧患意识和清廉本色,坚守不移,便有成功的可靠保证。安贫者笃于成。安贫,是自觉选择,系心甘情愿。不怕找苦吃、不怕找罪受,心心念念笃于干事,笃于成功。居陋室,惟吾德馨;敢担当,舍我其谁;排繁杂,醉心事业;竭心力,功到自然成。不弃瘠薄,不慕浮华,“此身此时此地”踏征程,脚踏实地干事业。安贫是硬功夫,有一种“越是艰险越向前”的勇毅;安贫是大境界,有一种“吃进去的是草,挤出来的是奶”的奉献。安贫,是共产党人夺取胜利的保障,是广大干部干事成事的基础,任何时候都丢弃不得。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讲述方志敏同志的故事,他深情地说,“我多次读方志敏烈士在狱中写下的《清贫》。那里面表达了老一辈共产党人的爱和憎,回答了什么是真正的穷和富,什么是人生最大的快乐,什么是革命者的伟大信仰,人到底怎样活着才有价值。”新的长征路上,有雪山草地的艰苦,有灯红酒绿的诱惑,有名缰利锁的勾引,安于贫,多一些清心寡欲,少一些私心杂念;多一些心无旁骛,少一些旁逸斜出,才能保持一身正气,干出一番事业。
作者:王晓河,河北省安平县人大原副主任
文章来源:前线客户端
版式:林苗苗
责任编辑:丁兆丹
图片来源:视觉中国
投稿邮箱:qianxianwang@126.com